从去年开始,志愿填报时间从原来的中考之前,移至中考之后。而一个“完美”的志愿填报需要考生依据自己状况及具体排位,综合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平行志愿3个批次、很多志愿选项来完整考虑,这个过程中,考生还应该注意填报时的各种需要和限制,以确保自己填报志愿的顺利进行。
那样,不同批次环节怎么样进行志愿填报?有什么细节需要重点把控?今天大家就来为大伙一一解析:
1
自主招生
2023年各类高中自招计划比率确定如下:

自主招生是选拔录取的一个要紧环节,可以自招的,绝大部分都是“人中龙凤”,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通过学校的测试一般不是难题,但应该注意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判,不要浪费名额。
自主招生录取分为四个类别: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点普高自主招生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类别进行志愿填报。前3个类别使用学校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1:1签约预录取方法,而第四个类别使用平行志愿方法,按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在去年上海特点高中自招中,部分学校都未招满,假如自己成绩不足以考上市重或优质区重,那冲一下市特点高中自招也是很好的选择。
2.出色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3.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4.中职校自主招生: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中职校提前招生
2
名额分配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虽然在志愿填报表中仅仅占据两行,却是优质高中学校招生的“主力军”。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分为“名额分配到区”和“名额分配到校”两个类别,可兼报。
2023年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工作在学业考试后进行,其中现场综合评价中止,相应成绩按满分10分计。根据上海教委印发的招生录取改革文件,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约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5%。其中,名额分配到区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80%,名额分配到校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20%。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约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0%。其中,名额分配到区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30%,名额分配到校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70%。

对比今年、去年的中考招生细节,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中考名额到校志愿由1个变为2个:

这意味着,对于头部学生而言,可以填2个名额到校的志愿,进入理想学校更稳了,相反,其他考生想要通过名额分配到校来“捡漏”就比较困难了。
总体来讲,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名额分配批次都有不一样的志愿填报方法,那样这两个志愿应该到底如何填呢?还有什么细节应该注意的?文末5月21日晚上的讲坛大家会好好聊一聊。
3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可以说是进入本区高中学校最主要的招生方法,名额最多,选择面最广,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录取。 分数优先:高分考生会先被录取。 遵循志愿:假如一个考生的分数高于某个高中的分数线,但他没填报这个高中,则他不会被录取到这个高中。 一轮投档:每一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假如你投档进了,那之后的志愿就全部作废,高中会来拿走你的档案,之后你就是这个高中的人了。
2023年各类高中平行志愿录取比率如下:
四校,平行志愿录取,占招生比率5%
其他市重点(除去四校),平行志愿录取,占招生比率30%
特点普通高中,平行志愿录取,占招生比率85%
区重点和普通高中,招生全部通过平行志愿录取。
平行志愿可以填15个,容错率相当高,不过仍需小心填报,防止翻车。
15个平行志愿学校填报,依据历年中考分数线从高到低,必须要有梯度,换言之,大伙不需要纠结一志愿填太好的学校够不够得着的问题,反而应该认真考虑兜底填哪所学校。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